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

從神經迴路到精神症狀—Stahl’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 第八章

今天花了一點時間讀完了這一章,蠻有趣的,分享整理如下:

從前面的幾個章節我們已經知道了,來自大腦不同部位的神經元會藉由形成突觸的方式連結在一起,而形成一個個的神經迴路(neural circuits)。個別的神經迴路負責某種訊息處理的功能,因此當某個神經迴路出問題時,就有可能引起相關的精神症狀,端看 "備用系統"--其他的神經迴路是否可以應付得來。

表面沒事代表真的沒事?

當我們遇到外在壓力時,也許是感情受創,也許是遭遇家暴,就有可能讓某條神經迴路過度活化(比方說驚嚇反應)。在多數的時候,當壓力消失了,這條"秀斗"的神經迴路自然就會回復正常,就像下面這張圖:

 fig8-1暫存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本圖修改自Stahl’s essential psychopharmarcology 3rd Ed.)

但在某些時候,也許是因為是壓力太強了,或是持續的太久,讓神經迴路持續處在過勞的狀態,即使後來壓力消失了,表面上情緒也恢復了,可是相關的神經迴路還處在驚嚇的狀態,因此當下次遭遇到壓力時,即使是小小的壓力,仍然可能引起相關的症狀,例如下面這張圖片的說明:

image

為什麼病好了還要繼續吃藥

由此,我們可以知道,當我們罹患精神疾病(例如憂鬱症)時,也許透過治療可以讓表面的症狀獲得緩解,但即使表面的症狀緩解了,其實內在的神經迴路仍是暗潮洶湧。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症狀改善了就停止治療,必須持續的治療下去,才能逐漸的讓失調的神經迴路回歸正常。

可以在還沒發病之前就先看出你有病嗎?

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" 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觀念。既然我們已經知道神經迴路的異常是引起精神疾病的生理因素,而且可能在產生精神症狀之前神經迴路就已經出現問題了,未來我們或許可以在症狀還沒出現之前,就先利用功能性的腦影像檢查,先抓出「可能」有問題的神經迴路,並且加以治療,以減少真正發病時帶來的許多傷害。

改進治療的方式

「失常的神經迴路」引起症狀,進而形成所謂精神疾病的觀念,可以進一步改進精神科治療的模式。

目前精神疾病的診斷觀念,主要是根據病人產生的種種症狀,把它們統整在一起之後,把病人歸類為XX病。例如病人同時有情緒憂鬱、缺乏樂趣、食慾低下、自殺意念、認知功能低落等「症狀」,我們會把他診斷為憂鬱症,並且開始憂鬱症的藥物治療。然而哪一種藥物比較適合這位病人呢?現在市面上的抗憂鬱藥有許多種類,如果只是隨便選取,那就好像是一位股市投資人因為聽了「老師」或鄰居報的明牌就去買股票,雖然難免有矇對的時候,但整體績效搞不好還不如叫猴子隨便亂選。

因此,這時候我們可以把「憂鬱症」拆解成許多的症狀,並且針對不同症狀找出所對應的「失常神經迴路」,並且據以加以治療。比方病人最主要的困擾是憂鬱的情緒,而目前已知與「憂鬱情緒」密切相關的是血清素,我們就可以用與血清素相關的抗憂鬱劑加以治療;如果病人抱怨注意力不好,認知功能下降,那我們可以使用與多巴胺相關的抗憂鬱劑治療。如此一來,我們在茫茫股海…喔,不…是在治療病人時才不致無所依據。

當然,目前的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仍無法百分百的達到這樣的境界,但假以時日,相信精神科的藥物治療也可以像癌症的「標靶治療」一樣精準並且副作用小的。

(2009/12/16初版)

1 則留言:

  1. 依據邏輯理論上是這樣,可是這個每到題都是可以被無限解開的~所以答案永遠不會只有一個。
    而創傷的治療就是要整理與面對過去,因而讓錯誤的迴路成長。

    回覆刪除